羽毛球殺球教程,6個步驟,簡單易學易練,我先收藏了!

羽毛球殺球教程,6個步驟,簡單易學易練,我先收藏了!

課程說明

無論是打羽毛球還是看羽毛球,我們都喜歡那高高一躍,然後一聲「啪」,球被狠狠砸在地上的感覺!可是到自己來打球的時候,往往身不由己,動作醜不說,殺傷力也不夠。怎麼樣才能讓球更重?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重殺,希望能給你帶來更詳盡的解答。

為了簡單易學,我將殺球過程分成6個步驟,並重點講解,希望你也能快速掌握。這6個步驟分別是:1、屈膝,2、起跳,3、拉弓,4、大臂外旋,5、收腹反弓,6、內旋擊球。一起來看看吧。

1、屈膝

屈膝是起跳前很關鍵的動作,卻往往被大家忽略。屈膝的作用是將身體收縮,獲取更大的彈力,讓接下來的彈跳更有力。如下圖:

注意事項:屈膝準備時,整個人會向「內縮」。所以,雙臂應該向身體靠攏,而不是展開或者舉起的狀態。這有利於身體在「外放」時更有力。

2、起跳

屈膝之後的起跳,是身體「外放」的過程,雙手上舉,非持拍手要略高於持拍手向上引;雙腳蹬地發力,身體向上躍起,小腿隨之向後曲勾。

起跳的注意事項:

雙臂:雙臂向上抬,帶動身體向上;起跳最高點的時候,非持拍手基本都會伸直,然後收回。而持拍手則向後拉伸,做拉弓動作。

雙腳:起跳的質量,除了身體主動向上伸展之力,最重要的是雙腳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。蹬地力量越強,身體獲得的反作用力就越大,就像立定跳遠一樣。

3、拉弓

大多數人都能做到屈膝和起跳,但是卻無法成功擊球,原因在於:起跳後身體是直挺挺的,沒有後仰的動作。就像一張弓,如果不用力拉開,是發不出力量的。

所以,在起跳的時候需要身體後仰,此時伴隨著「展胸」的動作,持拍手肘關節向後拉,這是將身體向後呈弓形的基本動作。所以,起跳之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:持拍手肘關節向後引,呈拉弓動作。讓胸部展開,身體後仰。

這樣做不僅增加擊球力量,還可以將擊球點更多的放在身前。

4、大臂外旋

拉弓,展胸,後仰,勾腿,這些動作都是在起跳的過程中發生的,這些動作的目的是為了接下來的擊球更有力。

在起跳到最高點的時候,也是身體「外放」到最大的時候,接下來的動作就是:抬肘和小臂後倒,引拍到身後。在這個過程中的兩個注意事項:肘關節向前上方引,大臂外旋。如下圖:

需要注意的是:

肘關節的上抬:並不是直接從平舉的狀態抬到最高點,而是從向後拉弓的狀態,向前上方引,小臂以肘關節為軸從垂直向水平後倒。

大臂外旋:其實做到上面一點,大臂就會自然外旋。在引肘的時候,小臂後倒,大臂自然外旋。當你讀到這裡,你可以空手試一試,看是否會有這樣的感覺~

5、收腹反弓

總結以上的動作我們會發現:

我們在起跳前是內收,身體縮在一起;起跳時,身體外放展開;展胸拉弓,身體後仰,呈弓形;抬肘,後倒引拍,準備擊球。

接下來就需要小腿放鬆,從向後曲勾的狀態放鬆至垂直狀態,此時整個身體基本是垂直於地面的,做好收腹反弓的準備。如下圖:

收腹:是身體反弓的主要力量來源,腹部向內收,有利於上半身向前傾。目的是讓擊球的下壓力量更充分,有將球向地上砸的感覺。收腹之後的上半身前傾,小腿向前擺,身體向前呈弓形,如下圖:(和我們最初的拉弓成反向,故稱反弓。)

收腹的目的:

利用腰腹的力量,附加在身體轉動的力量上;

將力量「甩」出去,收腹的時候,上半身向前傾,力量隨之從手臂向前甩動,增加「鞭打」效果。類似:鯉魚打挺。如下圖:

6、內旋擊球

在擊球時,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握拍

在擊球前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會影響到擊球時的力量,握拍也是,持續摳緊球拍只會增加力量的內耗。在殺球時只需要在擊球的一瞬間抓緊球拍發力即可。整個殺球的過程中,握拍動作分別是:松緊松。如下圖:

在拉弓時,手指放鬆。可以採用「掌心空」(後三指放鬆)或者是「虎口空」(前兩指放鬆)的方式,然後抬肘、後倒引拍;

鎖肘之後的鞭打動作,手指就已經逐漸抓緊球拍,在擊球時感覺力量的瞬間爆發,手指完全抓緊球拍;擊球後,手指從死扣拍柄逐漸放鬆,恢復到放鬆的握拍,準備下一次的擊球。

擊球點

由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先學習高遠球,然後再學習殺球。所以在殺球時會依葫蘆畫瓢,不僅僅是動作特別相似,擊球點也選擇的一樣,這造成了大家都覺得殺球難,壓不下去。殺球的擊球點要更靠前,更低,才能保證球是向下走,而不是平行或者向上走。如下圖:對比高遠球和殺球的球拍面及擊球點。

所以,殺球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步法到位,人在球後,而不是人在球下。這樣才能保證,你的擊球點在前,而不是在頭頂,你才能向下壓。擊球點的選擇也直接影響到擊球的力度,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動作做完了,殺球卻壓不下去,力量也不足,觀察一下自己的擊球點,是否太靠後了?


以上就是殺球6步驟,看似複雜又高難度的殺球,經過這樣的分解,是不是覺得簡單多了?

周末來了,大家趕緊拿起球拍試一試吧。


來源:www.toutiao.com

  • 出處:大時代運動
  • 網址: 連結
回頂端